- 公共场所的行为:聚会的社会组织
- (美)欧文·戈夫曼
- 1157字
- 2020-07-09 15:22:42
第四章
涉入分配的规则
涉入指的是一个人注意或不注意眼前活动的能力,这一活动可能是独自的任务,或与他人的会话,或与他人协同的工作。隐含的意义是,个人与涉入对象有一定程度不言自明的密切关系,涉入者某种程度的兴趣是显而易见的。涉入被认为是行为人宗旨或目的的表达。讨论涉入时,我们可以从美国社会和其他社会里制度化的常识区分着手。
人和动物有能力把注意力分为主要涉入(main involvement)和次要涉入(side involvement)。主要涉入吸引个人很大一部分注意力和兴趣,明显成为决定他行为的主要潮流。次要涉入是个人能心不在焉地参与的活动,它不会威胁同时进行的主要涉入,也不会与其混淆。无论短暂或持续、简单或复杂,次要涉入都像音乐里的赋格曲,使次要的肌肉活动与行为主线分离。例子有边工作边哼小调、边听音乐边织毛衣。
除了主要涉入和次要涉入的区分,还必须做另一种区分,这一区分容易和第一种区分混淆。我们要区分主导性涉入(dominant involvement)和从属性涉入(subordinate involvement)。主导性涉入要求涉入者确认他在社会场合的责任;从属性涉入容许个人一定程度的注意,在此期间,支配他的涉入活动并不要求他公开宣示注意力。维持从属性涉入的方式是静悄悄、有所调节、时断时续的,其风格是对正式和主导的活动表现出持续的关注和尊敬。因此,等待会见官员时,个人可能会与朋友交谈、看杂志、用铅笔涂鸦,维持吸引他注意力的活动,直到轮到他面见官员。那时,他就必须搁置这些打发时间的活动,即使活动尚未完结。
一般地说,可以料到的是,主要涉入是主导性涉入,次要涉入是从属性涉入,例子有劳作时不假思索地吸烟,那只能在工作允许时。但主导性涉入和次要涉入的关系并非总是一成不变的。许多主导性涉入比如工作任务的维持也可以是自动的、不假思索的,如此,个人注意力的焦点就可以放在其他活动比如聊天上;无论他多么投入次要的活动,当工作任务需要注意时,他都可以把次要活动搁置一边。比如,报务员就可以一边发报一边和同事说话。
我们看到,要求不高的主导性活动继续维持时,个人的注意焦点可以暂时投向另一种活动。明白这一点后,我们就可以转向另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维持其他的从属性涉入比如吸烟,这些附加的涉入本身从属于暂时的和非正式的主要涉入。我们还看到,对个人的要求可能会突然变化,曾经的主导性涉入可能会突然降格,从属于一个新涉入的源头,而且这个后起的涉入还可以被视为优先的涉入。
我们的社会公认,有些活动是主要的和主导性的涉入:许多社会仪式就是这样的例子。大家还承认,另一些活动只能是次要涉入和从属性涉入,嚼口香糖即为一例。(即使不需要主要涉入,这些轻度的涉入也不能被赋予主要的注意力。)但在主导性涉入的上限和从属性涉入的下限之间,此时被界定为主导性的涉入,彼时可能会被界定为从属性涉入。因此,工作时喝咖啡可能是从属性涉入;休息时喝咖啡就成了主导性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