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感觉到认知和智商的绝望,那么就应该佛系一点点。
那就是不要跟别人比,跟自己比,每天进步一点点。
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方面。
物质上,尽量的提高一点点工资,然后买一点点符合收入水平的物质,也消费满足下,也算是体验下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别老是那几样东西。比如原来只吃、穿、玩、乐的四十样东西,可以增加到五十,还可以去重,就是在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提高样式或者不同的物质,比如以前吃的香蕉,现在改成火龙果……以此类推。
精神上,在有足够的博览度或者话题系统的时候,比如历史、文学等,掌握了相关的纵横度,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梗概和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及其大概思想,再逐步的把这些人物及其作品吃透,那就可以了,要一个一个话题来掌握,不要吃的太多了,我就是吃的太多了,什么哲学、历史、社会学、法理学、文学、艺术、美学……看着话题挺多的,结果呢?包括中外,其实最终都会落实到一些经典的大人物身上,这些大人物的也是博学家,基本都有涉猎。
问题就在于认知,认知不足的话,直接去看人家的经典,不一定能消化得掉,只能靠一些史学的基础,先入门,当读的差不多了,或者经过潜移默化的消化,会提高一些认知,到时再去看经典,可能会更容易懂。就是这样的进度非常满,可能需要刻意阅读和复盘,超过十年,不是谁都有条件坚持下去的。
大部分的人,是完全没有这个条件,总会被生活和工作的羁绊给阻挠。所以实在要坚持,就只能挤时间来学习,能学多少,就看各人的本事了。
发现没,其实很多话题都是一些车轱辘,如果没有学进去的话,只能再入门和方法论上反复的讨论,无法进入到话题的核心观点讨论,这就是明显没有学到家,所以必须要加油了。
但在这段潜伏学习期,也不能因为没有学到家,就不参与任何的写作了。阅读、记忆、复盘、思考、组合、创新、写作,这些感觉每个都是不一样的技能,而且都是需要大量时间来琢磨的。不琢磨,不可能随便打开记事本,就能立马把近期的心得表达出来。除非睡觉的时候,靠梦或者潜意识帮忙做过这工作,才会有随手拈来的水平,不然实在想不通,只是努力阅读,就能那么成功的复盘那么多东西出来,要么是把该话题的体系,翻来覆去的看了几十遍,是有可能的。
到底是看第一遍的时候就加入主动梳理和记忆的手段,还是靠不主动记忆,就这么反复阅读,到底那个更消耗时间?或者是那个更省时间?可能也是因人而异吧。反正第一遍,我是不敢思考太多,是真的头疼,所以我还是走我的路,那就是先看三遍,再来复盘,可能会更好。而且最好是连续的,要是间隔时间太长了,可能还是不行。所以有个记忆曲线,是真的需要掌握的,但因为看的书太多了,也不能随时就记着,所以还是随缘、佛系了,遇到了,突然想多看的,就看吧,别给自己压力。
写作文笔,尤其是华丽的辞藻,还是别想那么多了,我压根很难做到,你看,还没有经过记忆和复述就说自己不行,还是太过于自卑了,或者压根没有做过的事情,就否定自己,不太好吧。能不能拿出一个月时间,或者一段时间,先从短的诗歌这类,先来背诵一下?语感,不是,是文感,语感是只阅读的,文感,我叫写作的惯性,这是需要刻意训练的,训练的办法,就是先背诵精品,不管是完整的诗,还是一些名著片段或者语录什么的,一定要先背诵再来写出来,形成一定惯性,估计不需要训练太多字数,应该有个百来万,就能形成惯性,只是看有没有那个时间,做个计划,循序渐进。现在最怕的就是,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啊,还是被收入不足折腾得,每每想到这种时候,就羡慕那些富二代。
既然现状都这样了,就别说了,还是老实按照计划走。既然始终做不了这个文感惯性训练,那就是意味着,目前,我需要的是,做认知扩展,目前也差不多到了一个极限,因为我感觉越拓展,我的精力和理解力也是有限的,到了这个上限后,后面的都是温故、记忆、复盘、写作了,到了这个时候,再来研究文感,可能是对的,至少对于我是的,别人我也管不了。
要找写作灵感,是真的很多的,随便一天,都是大量的影视剧、小说、各类自媒体文章、APP热点都在给我们提供来源,怎么会没有写的呢?这时候就是看自己多年的体系积累,关键是怎么运用,并跟相关话题建立联系,然后说得头头是道,还得给读者提供一些新知,那就算极好的文章了。
素材及其记忆、逻辑推理运用、现实热点嫁接、文章结构形式文笔、联想的时候突破现有套路产生新知,这五大要达到机制,需要大量的训练,不是说一两篇文章,就能形成的。
感觉每一项都在消耗时间、生命,要是出炉文章过于平庸,的确对不起这么多付出。别吧,有开始做价值判断了,这不是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至少在没有成为稳定变现作家的时候,这些都是提前享受担忧焦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为什么总总总想到这个啊,啥时候不想的时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的写作成功了?也不是,真的成功了,也会天天这么说,因为到时的自信,允许自己这样说。
-----------------
现在能多看一些优惠电影,就多多看看吧,比如什么19.9,或者15元有爆米花饮料啥的,这不,今天醒来,看电影院群里的活动,就有9.9元爆米花饮料看《碟中谍8》。
为什么不主动去看呢?没有兴趣吗?真的厌恶这些老登巨星吗?还觉得IP太老?还是没有时间?不不不,都不是,单纯就是收入不行,也有因为正常价格超过预期,也可能因为片场170分钟吧,怕累,哎,想这么多理由干嘛,就是没钱才不看啊。我那么爱看电影,只要不是因为钱的问题,基本都是来者不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