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这个月可以完成30万字的,结果还是给拖拖沓沓,没有完成。
这个月懈怠,那么懈怠的项目是啥呢?那就是看剧。
《七根心简》《西出玉门》《藏海传》《以法之名》,还有电影,哎。
不是说不该看,而且也应该看,因为毕竟是跟着最近的剧或者电影,了解最新的态势,也是也不对。
文化动态跟社会动态,应该是不一样的路径。文化动态很多都是古董的改编,能学到的新知是不是有限?其实就是翻新,只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机遇和兴趣去了解这些。
只要自己不知道的,都可以算新知,那就无所谓是不是古董翻新了。
看的书也是古董,看的影视剧也是古董,到底怎么才掌握最新的态势呢?这个也是一个技术活,而且很心累的。说到累,又回到了那句话,既然累,就代表不感兴趣?还是不对。兴趣也是需要培养的。那么问题在哪里?是有没有时间培养的问题。而且学新知,有用的那类,不是纯娱乐心态,就会耗费很大的精力,去反复看和吸收消化,比躺着刷一些所谓的奶头乐短视频,一定是要辛苦的。
所以不要以为这种工作累,就不做了。反而是越累越要做,做到不累为止。不然老刷短视频,可能轻轻松松的几小时过去了。
所以可能这时候遇到累的东西,是好事哦?还要加把劲。但也得注意健康。
-----------------
现在要真的一天完成4000字,也不是不可以,是有能力做到的。无非是想不想写。
比如最近有个灵感,就是看《七根心简》得来的,就是因为某观众,接触这剧开始,随着剧情的推进,对角色产生了滤镜,主要是两个女角色,甚至喜欢上了,又去社交平台多了解她们,就越发不可收拾,很想跟她们面对面交流,还有那身体交流,所以开始了一段故事。
剧集已经完结了,要怎么把她们凑到一起呢?比如找剧方给她们做一个庆功宴。那剧方凭什么做呢?那就是这观众去劝说,劝说不行,就去威胁,比如通过主要负责人的亲朋好友啥的,最后达成了庆功宴计划。
庆功宴当天,需要把两位女演员拉到一起,还要不被人知道,然后还要拖到一个地方,跟她们一起交流……哈哈,最后还要全身而退?不可能的,要是小说可能还行,但要是拍电影的话,可能过不了,那就还得抓起来,那么是剧方那边的人,还是两个艺人的经纪公司找人,还是靠警方?那是悬疑题材?但这观众不会要她们的命,对她们也就是身体上的,最终肯定还是没成功,还被抓了起来,或者还有另外一个故事线,比如因为这事,跟另外一个犯罪项目有了交际,最后观众和两艺人三人联合破了这个悬案?由坏事变成了好事?
所以要思路打开,很多话题就写不完,几千字几万字,不是随随便便就码出来了?
-----------------
昨天去看了那部电影,《碟中谍8》。是一部剧情连贯的电影,因为拍了后,还是拍得过程中,发现原先的故事剧本需要拓展,越拍越多,发现一部容量不够,才逼得改成上下。上部是真的不是很好看的。下部稍微好点的,而且质感也镜头效果也是很高级的,就是不敢雇请深度思考。比如智体导致世界末日了,为什么世界几个大国不联合起来破解,非得指望几个人的碟中谍小组?而且故事里边还说各大国在互相猜忌,不是很懂,可能这么想,要是把故事人物换成我们本国来拍的话,会不会也会凸显我们,而把其他地方的人当傻子?
还有剪辑虽然是高级的,但是过于让人脑壳疼,开头的剪辑片段,加入了以前的系列片段,迅速的切换,一秒钟切换20-30张那种,配乐也是非常急速昂扬的,非常的高端,可惜就是容易让眼花和头疼,有点过于炫技了,当然也没错,可能是我的欣赏和个人能力,跟不上吧。
还有一个地方,就是阿汤哥急着去下水道救人的时候,用的跑步,这是蛮费解的。他知道大概距离?觉得跑步比有摩特车快?可能附近没有摩托车?不会抢?所以给了一个长跑镜头,表示他的速度快?纯属是为了展示速度快还是没有想到用摩托车?
关于智体,还是一个10年前的老代码那么厉害?能入侵全球核武库?最后要毁掉它,结果还得自己带它的源代码到一个30年前立项的服务器基地,看起来哪里的安保措施不是很高级,轻松就被人控制了。到了哪里后,要源代码加病毒一起消灭。这里有个问题,就是代码都智体了,能分布式的到处留下源代码,怎么可能被病毒杀死?而且没有特效演绎,怎么杀死的,所以很怪异。
可能是我对源代码和病毒的了解不够,没有理解剧本的深意,后面多了解后,再来看本片,会不会更好点?
观众理解电影剧情,不仅仅需要现实基础,还要有沉浸式的体验,就是要进入电影的世界,不要完全跟现实匹配,不然很多东西没法理解。毕竟现实和幻想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考虑现实的情况下,完全来欣赏这电影,我觉得单看制作,的确算视觉大餐。
-----------------
没想到写作还真的会后退。不坚持天天写作,时间久了来写,会出现那种陌生感。
好比张学友说的,三天不练习唱歌,就感觉不会唱歌了。哪怕路人看不出来,但自己是很清楚的,所以要天天练习。
所以我也得尽快,把去年那种一周写一万字的流水账电影剧情,坚持下来。只有写的时候,才会使劲联想一些东西,不然哪怕看得再多内容,也是无法建立联系的。
也的确只有写作的时候,能写出来,还能带点批判,才是学到点东西,否则学习只有一半。
-----------------
现在感觉看很多文字,有点困难了,是内容问题还是我的问题,我还在了解。是内容不喜欢,还是作者文笔过于别扭,还是我的理解力退步,还是因为信息太多,无法继续吸收导致的,或者心理产生了厌恶感,潜意识在反抗,多种原因都可能导致学习的效果打折扣,也跟最近懈怠有关系,毕竟当个看客是真的很轻松。
好比昨晚我为了看杨超越的片段,就拉了下《我的人间烟火》剧集,从20来集,慢慢快进,只看杨超越的部分,算是经过两小时的努力暂时拉完了。这种看剧方法,到底有啥好处呢?没有,剧情不完整。所以有机会,还是重新从头看一遍吧,不是因为喜欢剧集,只是不想错过杨超越参与的片段。哎,何苦呢?不能为了一点点戏份,就去拉一部40集的长剧,有可能还想去看看小说,也算了解下消防题材的作者怎么写的?也是了解新知的一个办法啊。不要抗拒多了解一点点,问题是记不住,那了解有啥用?哈哈哈哈哈!
不是没用,是当成第一次,后面多看几个类似的,慢慢就建立了认知体系,后面慢慢加深印象,总会记得的吧?
这么多年的接触,不就是这么从零开始,慢慢拓展建立起来的,总得有第一次吧,要记住那肯定是需要反复的刷,还得有刻意的心态,不然刷100遍还是记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