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同归于尽(上)

  • 东风摧折
  • 律缨
  • 2009字
  • 2023-04-26 10:06:33

密探将账本送到杨同谒手里,此时他正在为另一件事忧心。

董拒想要把万宅改造成将军府,关押在里面的人就要赶去军营里关着,可是此前城外已经发生了两起劫囚车的事件。据报,那群人武艺高强,极其团结,虽不像士兵那样训练有素,但也不像是一般的民间组织。侥幸逃脱的士兵还说,听到他们有人说了句什么“没有万家的人”之类的。董拒几次派人去剿灭他们,但那群人神出鬼没根本抓不住。

他深深地怀疑那群人受命于都中的某个人,劫走两起人还不死心,说明他们还没救到自己想救的人。

会是万甫的人吗?

这样就说得通了。一方面万甫假意归顺,另一方面安排人手救人,等万氏族人安全了他反手就把魏垣出卖了。

“真是只老狐狸……”杨同谒漫不经心地翻手边的账本,这上面的字他一个都不想相信。

“告诉董拒,万家的人不用转押了,就地处死。”

他不是非要万甫,更不是非要账本,谁敢耍花招他就叫此人痛不欲生!

董拒那边却犯了难,有魏垣在都中里应外合他们才能这么顺利地占据一方,现在这么做不就是自断一臂吗?

但是他还是选择听从杨同谒的命令。

当晚,万宅内火光一片,惨绝人寰。猩红的月色下最后一个人倒进血泊里,冰冷的刀刃反射出血肉的阴影。

很快,廷尉府的人也将魏府层层包围。

官兵冲破房门闯入书房时,魏垣正躺在躺椅上闭目养神,椅子摇啊摇、小曲儿哼啊哼,好不怡然自得。即便是刀架在脖子上,他还是一副逍遥快活的神情,甚至眼皮都不抬一下。

官兵粗鲁地将他捆起来,架起来就往外跑,生怕慢了半步就被别人赶上。但是等他们走到门口,还是被人挡住了。

大门两侧涌入一支精兵,装备得比廷尉府更威严犀利,中央走出一人,气势如长虹贯日。

“臣尉迟喆参见公主。”

杨同喜微微颔首,并未正眼看他。

“你们何故抓人,可有陛下手谕?”

尉迟喆不紧不慢地拿出圣旨,回答道:

“圣旨在此,我等奉命行事。”

皇帝一直处在杨同喜的严密监控下,是怎么发出圣旨的?杨同喜不得而知。

她垂眸看魏垣,魏垣却不与她对视。

记忆中,她对魏垣这个人并不熟悉,只知道他出身名门、颇有威望,于自己不是一路人也不算敌人。他不参加任何党阀集团,也不坚持什么主张,就这么靠着祖荫在朝中碌碌无为。唯一让杨同喜震撼的一次,就是皇后死后他死谏鸣冤。后来,因为春厦和尚的一席话杨同喜对他好奇过,几次想要找他问个究竟,但总是能被一些人一些事绊住脚,再后来她就忘了这么个人了。

这个人,真的是娘心心念念了半辈子的人吗?是那个不容易相见的故人吗?

她还有很多问题要问他,所以他不能轻易被抓走。

“这个人我带走了。”杨同喜轻飘飘一句话,手下立刻拔剑出鞘,威胁着廷尉府把人交出来。

尉迟喆当然不干了,立马举着圣旨跑到杨同喜面前和她对峙,

“公主是要抗旨?”

相比他的面红耳赤,杨同喜表现得实在波澜不惊,

“尉迟大人,本宫今日便是要将他带走了,你能奈我何?”

能奈何?尉迟喆语塞,红着脖颈支支吾吾半天,无非“目无王法……抗旨忤逆……”之类不痛不痒的话,杨同喜听着甚是无趣。

“你放心,出了事本宫一己承担。”杨同喜又是轻飘飘一句话把尉迟颉噎住。

最终,还是杨同喜带着人离开。

…………

周子鹤接到消息匆匆赶来时,这里已经没了魏垣的踪影,只有杨同喜一人呆呆地站在原地。

这里是光明公主府,二十几年前曹恒煦尚公主便赐住于此。自从曹恒煦死了,杨同喜就再也没踏足公主府,这里如今枯草丛生、荒凉破败。

“人呢?”周子鹤环顾四周,心里隐隐不安。

“让他们带走了。”杨同喜淡淡地回答他,语气不喜不悲,眼神空洞无比。

周子鹤不理解,为什么费尽心思要保的人,又轻易放他被廷尉府的人带走?

“他和你说什么了?”

杨同喜回过一点神,踉跄半步差点摔倒,还好被扶住了。她虚弱地慢慢坐到地上,急促地喘着气,脑中混乱得像是要炸开。她要慢慢消化,慢慢消化和魏垣的对话。

…………

修正殿内,一直传出皇帝急促痛苦的咳嗽声。可是如果透过窗户缝隙往里看,就会看到床上躺着的人面色平静,毫无不适。那咳嗽声,来自床边侍奉的宫女。她模拟得如妙如肖,难怪能骗过杨同喜这么多天。

皇帝躺在床上,好似在自言自语,

“开口了吗?”

不知从哪个角落,诡异的有个人回答道:

“他奇怪得很,一上来就什么都招了,根据供词我们已经监视了嫌疑官员,其中……”

“谁?”皇帝觉得,现在任何一个名字他都不会惊讶。

“万大人……其实也和他有过勾结。”

什么?皇帝这次是真的急到咳嗽不止。

万甫向他检举魏垣,说是万存逃命出来带来的叛军机密。难道事实不是如此,而是两个人生了分歧,万甫拿自己借刀杀人?

“查了吗?”皇帝心急追问。

“查到了,万大人确实偷户部账本给过他,而且万存不是逃命回来的,是被叛军放回来的。”

皇帝的眼神里杀意肃起,一双枯大的手紧紧攥住被子,似乎酝酿着风雨雷霆。

不过,此事先不急。

“公主把魏垣带去过哪里?说了什么?”

来报的人沉默了半晌,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公主把他带去了旧公主府,那里不好潜伏,所以没有听全。只隐约听到他们提起当年皇后娘娘退婚的事。陛下,容许下官再去审问。”

“不必了!”皇帝立即阻止,语气中甚至带着点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