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龙临武昌

明朝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

燕王府笼罩在雪后初晴的日光里。

湘王妃徐静姝捧着鎏金暖炉立在垂花门下,见太子朱标引着位灰袍老者穿过月洞门,手中暖炉险些跌落。那老者虽着粗布衣裳,龙行虎步间自有一股睥睨之气,正是微服南巡的朱元璋。

西暖阁内,陆怀瑾(现为燕王世子朱高炽)正往改良版人痘接种器里灌药。铜器上的齿轮精密咬合,将青霉素粉末与牛痘浆液混合成淡青色液体。忽然窗外传来赵景明刻意压低的声音:“圣驾已过二门!“

“炽儿!“朱标推门而入,话音未落便被眼前景象惊住——八岁孩童手持青铜器械,正往侍卫臂弯处涂抹药液。紫檀案几上摊着《防疫纪要》,墨迹未干的“隔离区规划图“随风轻扬。

朱元璋踏雪而来,狐裘上还沾着燕山松针。当他看清幼孙手中的器械,浑浊的虎目突然精光暴涨:“这物什...“

“孙儿给皇爷爷请安。“陆怀瑾不慌不忙行大礼,顺势将接种器藏入袖中,“此乃改良版种痘器,可保五军营将士免受天花之苦。“

雪光映着朱元璋沟壑纵横的脸,他忽然抓起侍卫手臂细看接种疤痕:“三日前裴琰密报,说你在用痊愈者的痘痂...“

“皇爷爷明鉴。“陆怀瑾抬起仍带痘印的小脸,“孙儿病中得仙人托梦,授此防疫妙法。昨夜已为燕山卫三百将士种痘,七日之内便有抗体。“

赵景明捧着《防疫纪要》跪呈御前,手背处新鲜的接种疤痕清晰可见。朱元璋翻到“隔离区需设焚烧炉“时,突然放声大笑,震得梁上积雪簌簌而落:“好!不愧是咱朱家的种!“

午时三刻,燕王府地牢。

陆怀瑾裹着白狐裘立于刑房外,透过改良版琉璃镜观看审讯。被俘宦官耳后的暗红胎记,与记忆中递来染毒衣物的手完美重合。当裴琰将混着青霉素的盐水泼向伤口时,刺客突然浑身抽搐:“是...是秦王府...“

“炽儿怎么看?“不知何时出现的朱元璋,正摩挲着陆怀瑾袖中的接种器。

“孙儿以为,当以防疫为由封锁九边。“陆怀瑾蘸着药液在雪地画出大明疆域图,“待种痘之法普及各卫所,魑魅魍魉自会现形。“

暮色四合时,八百锦衣卫携《防疫十策》分赴各藩。陆怀瑾望着雪地上渐渐模糊的舆图,唇角勾起冷笑——既然史书说朱棣会靖难,那便让这“金手指“先给秦王种颗天花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