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日渐暖和,铁匠铺若开灶打铁,屋内更要热上三分。
炉膛的火光映红了锻房的泥壁。
少年脱下外衫,赤膊上身,肩臂早已被炉火熏得如漆般黑。
他左手握钳,右手提锤,低头望向炭火中那块尚未合拢的铁胚与钢条。
铭文附身的这半个月,经他之手的铁器少说也有百斤。
不知是高强度的劳作,还是心中铭文的作用。
周锐的肉体越发的结实精干,就连大锤抡起来也相当的轻巧。
给铁胚塑性的效率不亚于大型工坊的水锤。
“空有一身技艺,却无处使用的感觉可真不好受。
可算是让咱等来打制刀具的机会了。
等这批器物做好,结了前些日子的回款。
咱家就有足够的余钱去上缴纳银。
叔父你也不用担心徭役的事了。”
听了这话,一旁的男人畅快的笑了。
俗话说弟子不必不如师。
对于晚辈技艺远超自己这件事,他是一点都不放在心上。
只要家境能快些脱贫,早日过上安稳日子。
别人说的闲话又算的上什么呢?
“是啊,咱家就指望着锐儿你来重整祖辈的荣光了。
我这个不中用的大叔,退居二线做些杂活也轻松不少。”
少年顾及叔父的面子,赶紧补充说道:
“没有的事。
铁器又不只有刚硬的部分。
贴手的木柄同样重要,今儿打制的腰刀还要制作刀鞘呢。
我对木工一窍不通,这些活计就只能仰仗叔父您了。”
这几天早上开炉前,周启文都会拿出断剑拜几下,感谢祖父开光。
男人不禁感慨自己侄儿的成长速度。
这样一来,他也不算是愧对黄泉之下的大哥大嫂了。
家中祖上虽是顶级的刀匠,可他自己也没打过几次腰刀。
将要交付给县衙的武器,交给周锐一个人负责,真的没关系吗?
少年早在百炼斋时就已听闻了腰刀的制式。
官刀长约三尺,重心靠前便于劈砍。
刀体宽厚,刃口锋利但不强求精细,为的是压低成本。
一把腰刀要用上的铁料在四斤上下,算上刀鞘铜件之类的小配件。
成本在一百二十文上下,比周锐先前打制工具高上不少。
腰刀讲究的是刚柔并济,虽然要使用包钢法来制作。
却不能像斧头那样,用一整块铁料直接制作。
因为斧头在劈砍的过程中并不会弯曲,可以用大量的钢芯佐以硬度。
而腰刀往往要在战斗中与交锋,硬度过高反而容易导致断裂。
他用麻布蘸了清水,包裹住钢材。
又取过一撮稻草灰与黄泥的混合粉末,均匀地撒在缝隙与表面。
明明经验不多,指尖却有相当的沉稳。
炉膛温度迅速攀升,炭火从橙红跃为明黄,钢胚外壳开始泛白。
他猛地抽出钢胚,锤头每一次落下都发出砰砰的响声。
锻打与加热的步骤不断的重复着,直到所有材料都融为一体。
不出片刻,铁胚就有了刀剑的形状。
只是,这还没到最为艰难的部分。
同样都是开了锋的锐利铁器。
为什么厚重的柴刀随便一个农户就能买到
而轻薄的腰刀却受到官府的严格管制,只有专人才能购入。
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腰刀身上微微隆起的筋络。
刀筋,也就是刀脊。
它让刀身轻而有力,避免钢材厚重而无弹性,便于挥砍杀敌。
就像膛线之于枪炮。
刀筋的存在能让刀具杀敌效率更上一层楼。
锤声沉重,炉火低鸣,周锐将尚热的刀胚放在砧上。
他没有急于动手,而是轻轻握起小锤,在刀背上划出一道浅痕。
那是他心中刀脊的走向。
打出脊背初形这一步非常讲究力度与角度。
轻则不起脊,重则变形。
更何况周锐家中没有校直夹具供他来调整刀胚的角度。
少年只能依凭手感,不断的用小锤修整刀脊。
就连一旁的叔父都停下手中的工作,被周锐专心致志的神态感染。
钢胚震颤,他再击一锤,落在痕线右侧。
几番交替,刀背开始隆起一道淡淡的峰线,如龙骨出水。
少年用钳子夹起,举于眼前。
火光映照下,那道脊线微弯如蛇,又正如弓,一丝不苟。
“侄儿,就算用了包钢法,不进行淬火的话。
钢制的刀刃也会不够坚硬的。”
叔父还以为周锐糊涂了。
怎么直接跳过了淬火这一步,把初现雏形的刀胚放在炭灰中回火呢?
“叔父莫担心,我知道的。”
少年又把铁料放入锅炉中煅烧,打算在回火的时候再打出一把刀胚。
“我打算在淬火前进行覆土烧刃。”
覆土的刀背和刀刃土量不一致,冷却时的快慢不一。
刃与刀背的硬度不同,决定了最后刀身的弯曲度与纹理。
周锐很清楚哪怕自己的技艺再怎么高超。
也不可能光凭打制确保刀身完全平整。
所以他打算利用材质间的差别,让器物内部的应力替他矫正误差。
叔父也只是在父辈的话语中听说过覆土烧刃这个技术。
大部分铁匠铺为了确保成品率,往往会使用昂贵油淬。
也有的大铁坊的师傅技术过关,敢于尝试水淬。
而今周锐早就掌握了水淬的时机。
却还要使用更为困难的技法制作刀具。
这就是身为鬼才的游刃有余吗?
时间来到正午时分,以往打铁如有神速的少年居然一把刀剑都没做出。
他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少年脑中的技术不是拍脑袋一想得到的。
早在接下这个订单前,他就用【识物】反复的读取了断剑中的记忆。
曾祖父那非比寻常的能力借由自己的失败之作,传到了周锐的身上。
见时机成熟,少年将细如发丝的灰撒在刀身上,用指节将泥土涂抹得均匀。
薄如蝉翼的刃部只有一层湿灰。
厚重如骨的刀背却被厚厚的耐火土覆盖。
温度、土层厚度、冷却速度都要精准控制。
一不小心先前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
“没问题,站在这可不止我一人。”
少年全神贯注只为抓住刀刃颜色变化的一瞬。
汗水化为水汽腾空而起,仿佛有一道白色的魂灵附着在周锐的身上。
液体蒸发伴随刀刃尖锐的嘶吼,烧结的覆土沉入水缸。
钢铁成器的瞬间,铭文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专精:打铁(小有所成)】
【经验:(47/100)】
【能力:塑铁如泥、淬火十有八九能成、控火有方、百炼成钢、习得物主之技】
在此之前,周锐一日得打出十把精工才能勉强提升一点经验。
看来还是勇于尝试高难度的器物和手法才能让经验蹭蹭上涨。
不过,这个习得物主之技是什么意思?
周锐曾听说过有不少武馆练功都要搭配上兵器使用。
有了武器,杀敌的效率才能更高。
所以有些刀剑的制式就能反映这门功法的专精。
莫非他打制出的武器被人拿来使用。
周锐自己就能学来相应的把式了?
好家伙,人在家中坐,功从天上来!